说起哭人人都会,可以说是天生的本能。
但是配音时你能准确地哭“对”吗?
你能哭出“层次”吗?
你能哭出“花样”吗?
今天,就让我们来看看哭戏的各种进阶版本,一起学习一下个中技巧吧!
忍泣
当角色处于一种心情沉重而又不得不隐忍下去的状态时,往往会选择“忍泣”。
这是一种高度自我控制的哭泣,要注意内紧外松,哭泣时小腹收紧,气息随两肋与膈肌的颤动呼吸与吸入。吸气时要用鼻子呼吸,但是这种呼吸要感到困难,好像气短一样。
在这种哭泣里,“气”的声音要大于“哭”的声音。
抽泣
抽泣在配音里应用较多,用来表现角色感情不十分激烈的悲痛或委屈。
此外,大哭也常常先过度到抽泣,然后再逐渐平静下来。
抽泣是一个需要口鼻相互配合的过程,先闭嘴吸鼻子,再张嘴喘气,中间夹紧声带发声,发声越多,表示悲伤的程度也就越深。
痛哭
痛哭在配音中可以算是情感爆发戏了,在角色悲痛不能自制的时候,才需要用得到这样的哭戏。
虽然角色不能自制,但配音员还是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感,使声音有所节制。痛哭时要注意夸张呼气状态,小腹收紧,两肋保持自然状态,让膈肌较慢的颤动,使气息全部释放而出。
虽说配痛哭戏很过瘾,但是爆发过度还是很伤嗓子的,小伙伴们要注意呀!
边哭边说
边哭边说最重要的就是掌握换气的技巧,在不破坏词意的前提下,要提前找好气口,在哭泣中偷气。
此时的哭固然重要,但是说好台词更重要,所以提前备稿、掌握气口,才能配好一段边哭边说的台词。
边哭边说的配音中,说话是断断续续、磕磕绊绊的,一定要注意台词的准确哦!
我们常常说哭戏需要代入真实情感,你要自己去深刻体会角色的感情,真切地感受角色的悲伤之处,这样的哭泣才能更为真实。
但是同时你也必须知道,虽然情绪到位了,配音员应该尽量不要流出眼泪,否则声音会失控。
比如《甄嬛传》中那几场著名的哭戏,季冠霖老师就配了足足十几天,最后为我们呈现出了非常完美的效果。
你还知道哪些哭戏经典场面呢?多学多练,让自己的哭戏配音早日晋级吧!